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处动态
首页/ 院处动态/ 正文

6月9日至11日,第一届“徕卡•麦克奥迪•恒宇”杯黑龙江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暨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复赛(黑龙江赛区)在哈尔滨理工大学举行。本次大赛由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哈尔滨理工大学承办。

10日上午8时20分,大赛开幕式在南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龚江宏教授,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清华大学赵玉珍教授,教育部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耿林教授,教育部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哈尔滨理工大学郭二军教授,黑龙江省高教处调研员刘洋出席开幕式。学校副校长杜军,教务处处长王义文,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桂玲、院长董丽敏,以及黑龙江省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康福伟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王义文主持。

开幕式现场

杜军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向所有与会来宾和参赛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对省普通高等学校创指委,教育部材料类教指委,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竞赛委员会给予学校的信任和支持表示由衷感谢,并向专家及兄弟院校介绍了学校发展情况,肯定了材化学院在学科竞赛方面形成的“品牌”赛事。杜军表示,金相技能大赛的举办是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体现。大赛为黑龙江省内同类高校之间的交流学习搭建了平台,真正体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以赛促学”的内涵和真谛。他希望通过金相技能大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实验技能,提升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

副校长杜军致欢迎词

教务处处长王义文主持开幕式

省教育厅高教处刘洋致辞,黑龙江省教育厅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支持各类各级学科竞赛,金相技能大赛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赛事之一。举办金相技能大赛即为高校师生搭建了一个将专业技能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平台,也为工科院校培养新时代具有工匠精神人才提供了更好的舞台。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教处刘洋致辞

龚江宏对大赛开幕表示祝贺,对我校的省赛赛场准备工作给予充分肯定。龚江宏回顾了我校组织及参与金相大赛的历史,对我校能够承办首届黑龙江省赛区金相大赛表示感谢,对我校为大赛所作出的充分准备工作表示肯定,并祝愿参赛选手取得优异成绩。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龚江宏教授致辞

教育部材料类教指委秘书长耿林致辞,他回顾了金相的发展历史,并帮助同学们辨析了“金相”的真正内涵,鼓励同学们努力学好材料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教育部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院长耿林致辞

随后,评审委员会代表、哈尔滨工程大学李新林代表大赛评审委员会对全体师生宣誓,确保公开、公正、公平,同时对参赛选手寄予厚望,希望赛出自己满意的成绩。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哈尔滨工程大学李新林宣誓

最后,本届大赛冠名赞助企业代表、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杨鑫、武义恒宇仪器有限公司周德向大赛的成功举行致贺。

国赛领导莅临现场指导

选手比赛中

评委在评比中

6月11日,大赛闭幕式在南区5-212会议室举行,闭幕式由大赛竞赛委员会主任委员、材化学院副院长康福伟主持。材化学院党委书记张桂玲致辞,她向所有参赛选手、评委、组织人员、赞助单位、志愿者以及给予大赛支持和关心的所有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表示,大赛进一步提高黑龙江省材料类专业教学水平和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闭幕式现场

材化学院党委书记张桂玲致辞

材化学院副院长康福伟主持闭幕式

大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孙宇、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理工大学冯义成分别作了工作总结。

大赛监督委员会主任委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孙宇作工作总结

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哈尔滨理工大学冯义成作工作总结

大赛秘书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姜文勇宣布获奖名单,本科生赛道:一等奖10名,二等奖35名,三等奖31名;研究生赛道:一等奖5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10名;优秀指导教师奖15名;优秀组织奖: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

大赛秘书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姜文勇宣读获奖学生名单

获奖学生—哈尔滨石油学院孟欣发言

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赛事之一,目前是材料类专业规格最高、制度最健全、覆盖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项赛事。此次大赛是黑龙江省组织的首届金相技能大赛,大赛分预赛和决赛(国赛复赛)两个阶段进行。其中,预赛由各参赛高校自行组织,黑龙江省内13所高校经过预赛,共99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进入决赛。

我校参赛选手在本次省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刘皓宇获得本科生组一等奖,姜雨彤、姜久博、訾昕、厉鸿涛、万陈明哲获得二等奖;李瑞珩获研究生组一等奖,侯显睿、易超获得研究生组二等奖。

通过大赛增进了各兄弟院校之间的交流和友谊,培养了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锻造了学生刻苦奋进的高贵品格,提升了学校的影响力。

大赛组委会及参赛队伍合影

大赛组委会及志愿者合影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