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由教育部与政府、各高校共同主办的一项技能大赛。大赛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2〕2 号)、《黑龙江省关于做好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团队培育的通知》、学校教务处《关于启动2022年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内选拔赛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助力学院学生求职和考研,备战2022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构建大赛筹备组织长效机制,从3月初,学院即启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相关工作。
3月10日,学院委派于波老师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互联网+竞赛组织负责人,构建比赛交流QQ群,共享学习资料,进行大赛前期答疑指导和大赛预报名工作。学院制定了《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实施办法》,并进行广泛宣传,张淑丽副院长在学院系主任工作会议上要求各系召开专项会议动员班主任、学业导师、创新创业类课程任课教师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院级竞赛。4月15日,在学校下发通知组织“互联网+”校级竞赛的第一时间,张淑丽副院长召开在线会议,宣传动员各年级班主任、学业导师、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积极带领学生参赛。为进一步提高学院参赛项目质量,4月20日,学院组织了互联网+大赛线上培训工作:首先张淑丽副院长明确了师生参赛的目的,强调以大赛为载体,意在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培养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综合考虑商业、经济、社会、法律、安全的工程素养以及团队合作、交流沟通的能力,助力学生保研、考研和求职,同时班主任和学业导师以大赛为载体将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创新创业类课程教师借鉴大赛的思想理念促进课程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然后对于大赛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丁博老师详细介绍了商业计划书撰写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路演PPT制作和答辩的要点。最后,于波老师从赛事说明、院赛组织、比赛流程、奖励办法等进行了解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有序推进“互联网+”赛事活动工作,扎实推进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培养。疫情难以阻止全院师生创新创业的激情,师生通过线上进行大赛备赛工作。相信在学校带领下,以及兄弟学院的师生协助下,学院院“互联网”竞赛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为学校高质量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张淑丽副院长召开互联网+大赛宣传启动工作
丁博老师为互联网+大赛的指导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
比赛群共享的学习资料
学院指导老师进行线上大赛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