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加有效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搭建家校沟通桥梁,促进各民族学生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7月下旬,党委学生工作部民族办相关教师及部分学院学生工作负责同志一行4人赴新疆乌鲁木齐、轮台、伊犁等地区,深入到少数民族学生家中,开展走访慰问,将学校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关心、关爱送到少数民族学生和家长的身边。

老师们先后走访了电技19-2班安克尔·艾尔肯、信息19-3班凯丽比努尔·铁木尔、英语20-1班麦迪娅·麦麦提、电气21-8班凯迪丽亚·帕尔哈提等少数民族学生家庭,家访教师在家访过程中认真听取学生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提出的困惑和困难给予了积极解答和帮助。民族办教师杨琳详细解读了国家资助政策及学校对于少数民族学生的帮扶机制、资助政策;民族办副主任刘元昊与家长就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问题进行了交流,客观地反映了学生在校表现,重点介绍了学校特色学生工作品牌项目“石榴籽”工作室开展情况;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艾荻就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疏导机制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对家长如何与子女建立有效沟通和家校联动方面问题提出了建议;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辅导员崔国红就大学生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和学生、家长关心的毕业生就业问题等给予了客观分析和有益建议。

凯丽比努尔·铁木尔的家长拉着崔国红老师的手说:“凯丽去哈尔滨上学,家里免不了担心,一直盼望有机会能去学校看看。现在老师不远千里来家访,看到学校的老师对孩子那么好,把孩子托付给学校,我们就放心了。感谢老师们冒着高温酷暑来到我家家访,感谢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孩子的关爱和帮助。”

“从没想过自己的大学老师会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自己的家中走访。老师带来了关心,也带来了更高的期望,我将更加认真刻苦投入学习,为建设边疆、报效祖国锤炼本领,不辜负父母和老师的殷切希望。”麦迪娅·麦麦提激动地说。
此次跨越千里的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家访之行,不仅让学校从事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老师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实际情况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更拉近了学校与少数民族学生家庭的距离,畅通了家校联动机制,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更加精准、更有温度、更走心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