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哈尔滨理工大学建校75周年校庆日当天,原创话剧《永“珩”不灭的光》面向2025级新生精彩上演。本次话剧展演既是纪念王大珩院士诞辰110周年的致敬之作,更是一堂生动的新生思政大课,一经上演便吸引多家媒体聚焦,在校内校外掀起热烈反响。
历经3.0版焕新升级的话剧,在舞美设计与历史细节上精雕细琢,沉浸式再现了王大珩院士投身中国光学事业的奋斗历程。“孩子们,征途就在前方,朝着光,大胆走!”剧中台词直击人心,现场掌声经久不息。学校领导与师生、校友代表齐聚观演现场,让思政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向“多维共情”,筑牢师生共同的精神根基。
此次话剧展演获得广泛关注,光明日报、学习强国、中国新闻网、央广网、澎湃新闻、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在线、新浪、网易、搜狐、黑龙江日报、黑龙江网、龙头新闻·生活报、哈尔滨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聚焦其思政育人价值与艺术感染力。作为学校“大思政”格局下的实践创新,话剧背后还有“追光之旅”系列活动支撑——校领导带队,组织师生赴中国光学科技馆、王大珩故居等地实地调研,让精神传承更有深度。
演出后学生热议不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张静怡动情表示:“王大珩先生手中的光学玻璃,不仅熔铸了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起点,更点燃了一束穿越七十余年的精神之光,在理工学子的心中绵延成不灭的谱系。‘永珩不灭的光’从不是某个人的光芒,而是一代代人接续点燃的火炬。作为新时代学子,我们既是这谱系的见证者,更应是续写者——在材料实验室里追求极致,在科普路上传递火种,让‘珩光’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绽放出更炽热的光芒。”电气学院2025级新生张馨予分享:“于光影变幻中,见科学脊梁;在岁月长河中,承先辈薪火。随着舞台灯光明暗变化,最初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动荡年代的战火纷飞,轰炸机无情地投下炸弹,但比炸弹的声音更响亮的,是青年们高喊‘保卫国土,振兴中华’的口号,反抗与呐喊响彻天际,少年们炽热的心胜过烈日。”
这场演出以美育为载体激活校史精神的时代生命力,将艺术感染力转化为思想引领力,又借由媒体传播的广泛覆盖进一步放大思政育人效能,让“大珩精神”不仅成为舞台上的精神符号,更化作青年学子追光前行路上的价值坐标与行动指引。

《光明日报》报道

《学习强国》报道

《中国新闻网》报道

《央广网》报道

《澎湃新闻》报道

《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

《中国教育在线》报道

《新浪新闻》报道

《网易新闻》报道

《搜狐网》报道

《黑龙江日报》报道

《黑龙江网》报道

《龙头新闻·生活报》报道

《哈尔滨新闻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