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处动态
首页/ 院处动态/ 正文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弘扬传承老校长王大珩先生“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的教育理念,经济与管理学院于11月6日成功举办“思政铸魂·科教赋能·产教融合教学创新的路径与实践”为主题的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东北农业大学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孙楠教授担任主讲人,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督导、教务处相关科室负责人同志等60余人参会。会议由副院长姚锋敏教授主持。

报告伊始,孙楠教授以“课程资源数字化进程”为切入点,为在场教师清晰勾勒出中国高等教育课程建设的数字化演进图谱。接着以“《水力学》教学创新的路径与实践”为例,提出了“懂水力・护水源・知水务・兴水利”的鲜明理念,介绍了如何从知识、能力、素养三个维度构建起富有特色的教学体系。她系统阐述了如何结合东北农业大学的科研优势,将水利工程领域的前沿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现科教深度融合,同时注重学科交叉,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视角审视水力学问题,夯实专业知识根基。最后,她还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让学生深度参与水利工程实践;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水利问题的能力,实现学习与创新的相互促进,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报告结束后,现场教师就课程数字化建设中的技术应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融合路径等问题与孙楠教授进行了热烈交流。参会教师纷纷表示,孙楠教授的报告既有宏观的理论高度,又有具体的实践案例,为自身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创新方面打开了新思路,对今后提升教学质量、助力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推动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姚锋敏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孙楠教授分享的高质量教育教学讲座,为学院教师在教学创新设计、一流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培育、产教协同育人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指导。学院全体教师要以此次讲座为契机,积极谋划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创新,持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他强调,全体教师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哈尔滨理工大学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以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为抓手,不断提高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此次报告是经济与管理学院落实学校关于开展“卓育讲坛”系列讲座工作要求的重要活动内容,也是推动教学创新、促进校际学术交流的重要举措。学院将通过邀请校内外专家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实践经验,为学院教师搭建学习借鉴的平台,助力学院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不断迈进。

【主讲人介绍】

孙楠,东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国家农业农村部“神农青年英才”,龙江学者特聘教授,黑龙江省青年教学名师,黑龙江省优青基金资助学者,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与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从事生态农业与水土环境修复领域研究。现任国家生态环境科技帮扶专家、黑龙江省巾帼专家与科普宣传专家等兼职30余项。主持省部级教学课题14项,主持建设省级一流课程、思政课程与思政案例4项,荣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黑龙江省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与课程思政竞赛三等奖等30余项奖励,主编或参编教材10部。创建的驻村公益服务队于2022年获评省重点社会实践团队,助农典型事迹获选《中国共青团》杂志封面故事。乡村振兴成效多次被新华社、央视网、央广网、极光新闻等主流媒体报道。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