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自动化学院举办“卓育讲坛”专题讲座暨青年教师教学沙龙,旨在深化教学改革,提升青年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推动一流课程建设。沙龙活动由学院副院长李冰主持,自动化系主任邓立为进行主题分享,学院全体青年教师参与交流。
李冰在讲话中指出青年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力军和学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其成长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与教育事业长远发展,学院始终高度重视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竭力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构建完善的青年教师发展体系。她鼓励全体青年教师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主动拥抱教育变革,在教学相长中锤炼本领,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价值,努力成长为兼具教育情怀、专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的教学骨干和育人先锋,将个人成长融入学院发展与育人实践,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邓立为做一流课程建设主题分享,围绕《自动控制原理》与《线性系统理论》两门课程,以学生认知规律、课程体系结构及价值目标为主线,系统阐释“如何上好一门课”。他强调课程建设应超越知识堆砌,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递进式教学链,真正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学习成效从“听懂”到“做得出”的实质性跨越,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动态过程。基于工程教育认证与一流课程建设实践,他归纳出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教学方法、评价机制等核心要素,指出一流课程建设是从规范到特色再到示范的系统工程。在课程思政方面,他提出专业课程天然承载价值引领功能,教师应善于从工程案例、科研故事与国家战略中提炼育人点,实现“润物无声”的价值塑造。

整场讲座内容系统、案例丰富,与会青年教师纷纷表示获得了清晰的课程建设思路与可操作的教学改进方法,为今后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强大动力。在沙龙互动环节,与会教师结合课堂难点讲解、科研项目教学案例提炼、成果课程项目设计、成绩评价等实际问题展开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交流成果显著。未来,学院将依托“卓育讲坛”等平台,构建常态化、体系化青年教师发展机制,打造高质量课程建设共同体,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新突破。